找到節奏跟隨心走,哪怕前方沒有路的故事
发帖时间:2025-11-02 20:11:28
二十二歲之前趕著做許多事,現在一樣樣都慢了下來。
曾經匆忙地想要長大,現在曉暢過來,“長大”並不隻是年歲的增長,或扔掉懷裏的公仔,大搖大擺進出成年人場所。有的人到了四五十歲,做出的事依然幼稚。
曾經匆忙地追逐名利,現在曉暢過來,能帶來真正快樂的“名”與“利”,指的是在一定溫飽底子上,“受到別人尊敬”與“心靈上富有”。沒有這樣的熟悉作為底子,名利隻會變成吞噬靈魂的漩渦。多少富人手握黃金卻鬱鬱寡歡,而尋常家庭的善良夫婦,推著他們的早餐車,迎接每一個充滿希望與溫暖的日出。
曾經匆忙地要和大個人一模一樣,現在曉暢過來,大家一擁而上人人稱讚的,未必有那麽好;又大概,別人顯現出來的美好,自己費勁千辛萬苦擁有後,往往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找到節奏跟隨心走,哪怕前方沒有路,也能慢慢踏出條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軌跡。而曆史無數次證明,當一個少數派贏得勝利站在鎂光燈下,他得到的成功,當初即便不被眾人看好,現在卻會成為典範。
曾經匆忙地念書,現在曉暢過來,讀研讀博是真正喜歡某個學科才去係統地做學問,並不是為了一張學曆的紙,大概快點完成讀書一條龍義務。許多人的青春,未曾認真思考,便在熬日子裏與教科書共同度過。出來後,高學曆高姿態,找不到工作,心浮氣躁不斷惡循環。
曾經匆忙地要擠進鐵飯碗行列,現在曉暢過來,“安全感”與“自由”並不矛盾,自由是有能力去選擇想要的生活,而安全感,恰恰在於既能跟隨心得到快樂,也能用意念指引它。牆總有倒塌的可能,依賴他者,必然無法得到真正的安全感。沒有一個飯碗是鐵的,都沒有一個人的青春,是注定不動蕩的。
曾經匆忙地以為開後門是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曉暢過來,“坐在自行車後座”的和“會騎自行車”,哪怕同一時間到達終點,其實差距甚大。會騎車是一輩子的,想出發就能隨時出發,而搭車的人,卻把原本學車的時間更加花在尋找騎車人上。搭車人看似悠閑,其實有我們不曾知的恐慌;騎車人滿頭大汗,但大口喝水的時候心安理得,哪怕未曾到達終點,但回過頭每段路都充滿成就感。況且許多事,越是嫌麻煩事越會變得麻煩事,越是想快越是快不了。
曾經匆忙地奔赴外麵的世界,現在曉暢過來,遠方的景色與美好其實身邊就有,隻是是趕路人忘記了停下來。我們火急地要去看一看別人的草原別人的樹林(wood),從未閉上眼看一看自己心靈的樣子。大家都很忙,於是我們畏懼被落單,畏懼被認為是慢下來的傻瓜。這輩子忙得都會在為別人一個一定眼光在世,最終哪怕得到了,發現不是真正的快樂,靈魂沒跟上憤怒而迷茫的軀殼,再也找不返來。
曾經匆忙地理想擁有愛情,現在曉暢過來,到了一定年紀急著相親急著塵埃落定,周圍人羨慕你的幸福完美,家裏人露出寫意的笑臉,但終於有天,在夜深人靜你醒來,看著身邊熟睡的陌生人。一輩子,就這樣了嗎?在沒有擁有真正的幸福之前,自己還沒確定,大家都為你確定了。
結婚隻是一張紙而已,真正緊緊扣住住兩人命運的,是心裏的了解與支持。愛情大概不能強求緣分,慢慢來,會來的它自然不會爽約。我們都忘了,在沒有成為更好的人之前,不值得擁有更好的人。而且,即便那個人來晚了,沒幹係,另有一輩子可以幸福。
二十二歲之前趕著做許多事,現在依然在匆忙追趕。
匆忙變成大人並不好玩,但慢下來,享受每一個年齡階段的獨特魅力;匆忙追名逐利並不能帶來真正的榮耀,但充實心裏善待他人,當離世前你發現有許多人真心地愛你,那便是最大的驕傲;匆忙跟隨大個人並不唯一的路,但與不同的人為友,去了解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理解與尊敬是相互的;匆忙考證把書念完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終止,但懷著強烈的求知欲,深入探究所喜歡的事物,會帶給你一個驚喜的未來;匆忙加入鐵飯碗行列並不能帶來安全感,但為了有資格勝任一份好工作,不怕吃苦多點曆練,無論結果如何,收獲是永久屬於自己的;匆忙地塵埃落定並不說明幸福是一勞永逸的,胡蝶(butterfly)展翅之前,需要在陰鬱中耐心守候,並經曆破繭而出一刹那的痛楚。
也有的,是以前心想著“時間多著呢,不急”,但現在卻曉暢其實要做,就越快越好。
曾經以為承當責任還早,應該還能再有幾年“說話不算話”“做事沒頭腦”,現在要趕快靠譜起來;曾經想著要自己有錢有能力了再去給父母盡孝,現在卻發現從此刻做起才不會懊悔,當有錢有能力時,大概父母早已無力享受那份孝心,又大概,他們要的根本不是那遙遠的以後,而是此刻在他們身邊,說說笑笑一路吃最簡樸的飯菜。
快,有時未必帶來好的結果。
慢,並不那麽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