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主業不振 鴻博股份欲借掃地機器人破圈 擬收購廣州科語51%股權

发帖时间:2025-11-02 17:13:40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行業新聞,作者:編輯】

  或因主業不振,2月14日晚間,鴻博股份(002229.SZ)披露公告顯示,擬收購掃地機器人公司廣州科語51%股權。值得注意的是,廣州科語在同行2021年實現淨利潤增長的前提下,卻由盈轉虧,業績承諾亦相對前期大幅“縮水”。

  實際上,普通出版物印刷、票據等在電子化和網絡化衝擊下,票據印刷市場麵臨壓力已是不爭的事實,鴻博股份(002229.SZ)的“高光時刻”仍停在2014年,自此以後,公司業績整體呈現下滑,在多次轉型折戟的情況下,此次“跨界”能否“改天逆命”仍需觀察。

  擬收購廣州科語51%股權

  2月14日,鴻博股份披露《鴻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購買預案》(下稱“《資產購買預案》”),公司擬支付現金購買寶樂股份所持廣州科語51%股權,預計廣州科語整體估值不超過7億元,對應廣州科語51%股權不超過3.57億元。

  交易完成後,廣州科語將成為鴻博股份控股子公司,鴻博股份將新增家用智能清潔服務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主要產品為智能掃地機器人和智能擦窗機器人。財聯社記者則從科語機器人官網獲悉,其顯示主要產品為掃地機器人,擦窗機器人僅有展示頁麵。

  實際上這並非鴻博股份第一次想取得廣州科語的控製權,前期公告顯示,鴻博股份與寶樂股份等簽訂《增資協議》,鴻博股份以現金向廣州科語增資4000萬元,占增資後廣州科語股權比例為5%,並擬通過受讓廣州科語46%股權進而收購廣州科語的控製權,按推算,彼時廣州科語的投後估值應為8億元。

  但由於廣州科語2021年實現的淨利潤大幅低於《增資協議》約定的承諾淨利潤,因此寶樂股份按本協議約定回購鴻博股份持有的廣州科語股權。據悉,廣州科語2021年未經審計的淨利潤為-4991萬元,而《增資協議》約定的承諾淨利潤為不低於5000萬元。(小財注:業績承諾中的淨利潤數均應當以目標公司合並報表中扣非歸母淨利潤數確定)

  對此,《資產購買預案》中廣州科語解釋稱,2021年度,公司淨利潤相比2020年度下降明顯,除營業收入下滑、上遊原材料漲價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外,2021年度因員工股權激勵確認股份支付4100萬元。

  令人困惑的不僅是廣州科語2021年淨利潤由盈轉負仍確認員工股權激勵,若參考國內A股同類上市公司科沃斯(603486.SH)及石頭科技(688169.SH),後兩者在最新披露的業績中均顯示為增長。其中科沃斯預告2021年淨利潤同比增加至少211.9%;石頭科技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2.98%。

  有業內人士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企業員工股權激勵考核的標準很多,除了營業收入、淨利潤以外,還有工作表現等指標。

  除此以外,盡管廣州科語的整體估值由8億元降為不超過7億元,但寶樂股份對其的業績承諾縮水更為嚴重,其中《資產購買預案》2022年的承諾淨利潤不到前期《增資協議》約定6500萬元的一半。《資產購買預案》顯示,寶樂股份承諾,廣州科語2022年-2024年的淨利潤不低於3000萬元、5000萬元、7000萬元。

  主業日漸式微

  2月14日收盤,鴻博股份市值約32億元,但其營收卻不及估值不超過7億元的廣州科語,主業不振或是鴻博股份亟待置入優質資產的原因之一。

  《資產購買預案》中顯示,2020年鴻博股份實現營收4.74億元,而廣州科語實現營收5.35億元(未經審計),由於本次交易擬收購資產的營業收入占鴻博股份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50%,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鴻博股份主營業務為票證產品和包裝辦公用紙,其中2020年票證產品占總營收的75%,產品包括體彩福彩熱敏紙票證、體彩即開型彩票普通稅務發票、證書證件等。公司表示,業績驅動主要受彩票銷量的影響。

  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共銷售彩票3732.85億元,同比增長11.8%,盡管如此,仍未回到2018年全國共銷售彩票5114.72億元的“頂峰”。

  若具體至鴻博股份業績,主業衰退得更早,扣非淨利潤更是連續虧損。2017年-2021年,公司實現淨利潤分別為697萬元、-742萬元、-1361萬元、-6648萬元及-730萬元至-1095 萬元(業績預告)。

  普通出版物印刷、票據等在電子化和網絡化衝擊下,票據印刷市場麵臨壓力已是不爭的事實,同行安妮股份(002235.SZ)、東港股份(002117.SZ)等業績表現雖不至於鴻博股份般慘淡,但亦難言樂觀。

  由於印刷行業處於發展的成熟階段及受無紙化影響較大,事實上鴻博股份早已謀劃“破圈”。2017年,鴻博股份擬以現金5.36億元收購手心遊戲100%股權;2018年,鴻博股份擬以現金3.45億元收購弗蘭德科技30%股權。但上述兩次股權收購均以失敗告終。

分享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